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体现,是“优美生态环境”和“美好安博体育生活”的要素之一。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生态环境。要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合理性与良好状态,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系统的、尊重并顺应地域自然条件的城市绿地系统。因此,科学地研究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依照规划科学地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理想目标的必要途径。
我国“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循序渐进地促进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培育。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近30年的全国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促使每一个城市都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完善。从有关部门近年统计数据来看,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执行率达到90%以上,城市绿地率普遍大于城市空间的三分之一,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生态空间基础。
在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构建与尊重自然的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的阶段性任务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开展了全国性的“生态园林城市”研究和试点工作,由11个试点城市经历了长达8年的探索实践与课题研究,形成了“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标准和工作推进机制,将城市绿地系统效益评价、城市生态修复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评价体系,通过一整套科学指标体系的约束,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发展要顺应自然、尊重规律安博体育。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均衡服务半径,使城市生态空间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构建城市绿廊、绿道,建立生境之间的通道;拆除围墙阻隔,合并碎片绿地,调整植被层次;采用近自然、群落式的园林绿地植物营造方式,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的景观,更重要的是将植物多样性的生态文明理念落在了实处,并且成效显著。城市中布局合理、均衡的园林绿地空间,乔灌草合理配置的植被层次,以乡土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丰富的绿地形态与植物空间,足够体量的园林绿地,不仅使地域性的植物资源得到保护和培育,也使城市生态空间的生物多样性效益得到显著提升。由于绿地总量的增加与分布的合理,稀释了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因为植物群落性自然空间的适度郁闭,植物多样性带来的形态和品种丰富,形成相对稳定的生存栖息处所和食物链,生物种类和生物量明显增加,呱呱的蛙鸣,滑翔的水禽,落脚的候鸟,窜溜的松鼠,谨慎的刺猬,多种鲜见的鸟类……都出现在了城市园林绿地里,生机盎然是绿地系统相对完善、绿地布局均衡、植物多样性成效相对较好的“生态园林城市”的普遍景象。
城市生物多样性与人居环境的适度状态是评价城市生态空间品质的重要内容。不同地域自然条件与城市规模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也是各有其差异及独特性的。
以江苏省为例,水网地区城市在“生态园林城市”实践中通过修复贯通城市水系,形成通畅的水路,构建绿廊,相连成网,保留滨水自然生态空间,保护城市湿地资源,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近自然、群落式的种植方式,选用乡土植物多层次的合理配置,营造植物多样性的滨水绿地空间,使河道、湿地为架构的绿廊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提升,为两栖类生物与鸟类的觅食与栖息提供了空间。
目前,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由园林城市建设推进的植物多样性给城市带来的变化不仅使城市生物多样性得到改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植物多样性改变了一年四季一成不变的单调常绿,季相变化分明的景象已经是城市景观的常态。“春天繁花似锦、夏天浓荫蔽日、秋天色彩斑斓、冬天阳光灿烂”的理想目标,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对于当地百姓来说,现在赏秋再也不用出远门,开窗、进园、行走……都能见到如画秋色,这就是植物多样性和乡土植物有效利用的成效。
“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城市园林绿化是实现这个理想目标的空间载体,各地有责任认真研究并加以落实安博体育。城市生物多样性恰恰是研究城市空间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以及城市生态空间、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优劣的重要体现。生态良好、和谐共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也是城市园林绿化人不可推辞的责任,通过“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引导认知,有效履职,优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完善评价体系,促进科学建设,使城市生物多样性在城市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体现,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优美生态环境”。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玉塘街道在辖区内开展商务写字楼外卖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试点工作。据前期工作调研,选定高科国际创新中心写字楼,作为商务写字楼外卖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作的试点场所。
在近日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主办的《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及终端利用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天然气掺氢技术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意义重大。
城市数据既是城市活动的轨迹,也是城市治理的密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多地坚持用数据赋能智慧城市建设,迭代升级“城市大脑”,深化城市的“智慧”含量,城市治理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践行“四大融合” 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新中大科技用数字化管理创新提高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